美国福克斯新闻网4日报道,美国密苏里州最高法院驳回了强生公司就其婴儿爽身粉安全性作出的上诉,认定强生公司需要为22名原告的患癌负责,但却将赔偿金从原来的46.9亿美元(约合312.1亿元人民币)下调至21.2亿美元(约合141亿元人民币)。
记者注意到,去年7月13日,美国密苏里州一个陪审团判决,22名女性对强生公司滑石粉类产品(包括强生婴儿爽身粉)包含石棉,导致患癌的指控有效,责令强生支付5.5亿美元补偿性赔偿,以及41.4亿美元惩罚性赔偿,这笔赔偿合计46.9亿美元(约合313亿人民币)。
随后,强生公司对其进行上诉,但此次上诉以失败告终。针对密苏里州最高法院此次做出的宣判,强生表示会在年底财务报表认列此赔款,也会留出准备金,仍然计划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诉。

实际上,强生爽身粉卷入“致癌”风波已久,据悉,3年来,由于近2万名癌症患者起诉强生公司,指控其滑石粉型婴儿爽身粉致癌,这款产品销售量暴跌了60%。
针对自家产品屡陷“致癌”风波,强生公司的态度明确,在路透社于2018年12月14日发布“强生至少从1971年起就知晓其婴儿爽身粉中的滑石粉含有致癌石棉成分,数十年来强生公司故意隐瞒其婴儿爽身粉中含有致癌物质石棉”的报告后,强生公司在其网站发布一则声明回怼称“这篇路透社的文章是片面的、错误的、煽动性的。强生婴儿爽身粉是安全的,不含石棉”。
据了解,强生公司成立于1886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产品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位居全美十大最令人羡慕的公司之列,在全球60个国家建立了250多家分公司,拥有约11万5千余名员工, 产品销售于175个国家和地区。旗下拥有强生婴儿、露得清、可伶可俐、娇爽、邦迪、达克宁、泰诺等众多知名品牌。2018年强生总营收815.82亿美元,相比2017年增长6.7%。2019年,其总营收达到820亿美元。
事实上,强生产品质量问题已非新鲜话题,召回也非第一次。但强生公司在面对问题的态度上,饱受诟病。可以佐证的是,2018年12月14日,路透社发布报告称,强生至少从1971年起就知晓其婴儿爽身粉中的滑石粉含有致癌石棉成分,数十年来强生公司故意隐瞒其婴儿爽身粉中含有致癌物质石棉。
对此,强生公司之后在官网上发布一则声明表示“这篇路透社的文章是片面的、错误的、煽动性的。强生婴儿爽身粉是安全的,不含石棉。”不过,该起诉讼最终以强生支付150余万美元赔偿后,达成和解。
不能不提的是,其在召回标准上的经常排除中国市场让人十分不解。有媒体曾经做过统计,从2005年4月至2013年5月3日,涉及强生旗下至少13家子公司,覆盖从儿童用的漱口水、婴幼儿舒缓液、止痛贴到成人用的碳酸钙口服液、胃药、隐形眼镜;从常用药泰诺、美林、仙特明到不常用的楷莱、妥泰、利培酮、万珂;从外科植入式矫形设备骨干套筒到心脏介入手术用的球囊扩张导管;甚至从注射器、手术缝合线到家用的血糖监测仪等等,至少27种药品发生的至少51次召回事件中,上述产品大多也在中国内地销售,但48次都未在中国组织召回或者调查。每次事发,强生中国公司总是言之凿凿地称:问题产品与中国无关。
真的无关吗?只要智商正常就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但为什么强生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与中国市场无关呢?
究其原因,洋品牌之所以存在“市场歧视”,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当年国家标准往往低于国际标准,这使得洋品牌合法地钻了空子。这种案例也屡见不鲜。2010年7月,美国媒体报道称,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中含有玩具泥胶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石油成分的化学物质“特丁基对苯二酚”。麦当劳发表声明称,这两种物质“符合中国国家标准”,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肉制品、油及油炸食品等。
2011年4月,肯德基的全家桶与可乐杯在中国被查出有可能含过量荧光增白剂。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要求,食品包装纸生产企业必须通过生产许可,不得人为添加荧光增白剂。对此,肯德基上海有限公司发表声明称,荧光物质检测合格,符合中国国家标准。
2011年7月,瑞典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称,包括雀巢在内的9种欧洲知名品牌的婴儿食品含有毒重金属砷、铅与镉。在我国,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标准只对砷、铅两类重金属元素提出“限量”要求。此事爆出后,雀巢公司发表声明称,雀巢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婴幼儿食品完全符合中国法规及标准的要求,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当然,国内医院对于不良反应报告普遍重视不够,临床发现后上报也不及时,造成了监管滞后和索赔的困难。此外,消费者对于不良反应的诉讼和索赔成功案例并不多。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召回缺位的原因。
随着国内对于召回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和健全,近些年,包括强生在内的诸多洋品牌开始渐进式将中国市场与其他市场同步对待。这应该给予掌声,但还远远不够。作为中国消费者,对于劣迹斑斑的公司要用脚去投票;而相关的国内厂商也需努把力,只有国内与国际同一水平,洋品牌自然不敢钻空子。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搜索服务,如有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负责删除。